|
“为了学英语,学生和家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英语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建议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
“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
图片
许委员的提议和这些年很多争论放在一起看,其实折射出来的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你可以把这个问题理解为当前高考制度的不合理性,然而这也并不全面。这是一个高维度大问题在各方各面的低维投影。迄今为止我对这个问题也只有一些细碎的感知,尚不能用一个比较完备的定义来描述它。所以接下来还是用大问题这个词语来指代它。
这个大问题是不久的将来一定要解决的,否则一定会出乱子。这些年越来越频发的教育乱象都是该问题迟迟不解决的积患体现。然而任何从低维视角解构“大问题的投影”并就此提出解决方案,从而逐步消解该“大问题”的期望都是荒谬而不切实际的。
许委员的提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英语有用吗?有用。对于学历层级越高的人来说,英语能力对其的帮助越大。比如阅读文献,学习某些领域暂时领先于国内的科学技术;比如很多答主提到的思想层面——我对语言决定论一直保有认可的态度,毕竟这比种族决定论之类邪门歪道更可信。语言,文化,历史,经济等,这些方方面面塑造着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质,你纵然通读了一个国家的政史地,抛下了语言这一项,你对这个国家的理解依然不会全面客观。
图片
不只是英语。其实英语还算是好的,大街小巷乃至于食品包装上无处不在的英文字母都提醒着我们英文总归是有用的。但是化学,生物,物理这三个科目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有用的其实只是科普层级的知识。
你作为房产销售,食品经销等绝大多数行业的从业人员,你不需要太过高深的数理知识。你需要了解速度越快动量越大,但你不需要了解波粒二象性;你需要了解人需要氧气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但你不需要了解三羧酸循环;你需要了解酸碱中和物质守恒,但你不需要了解电子云和质能守恒。
那些和绝大多数人生活工作毫不相干的知识,充斥着中学教材。
图片
许委员的意思是,10%的人,在工作中用不到英语,英语就该进冷宫,就不该费这么多时间精力学。
那咱按这个标准来看看,各项“主科”都够不够格做主科?
首先是数学。
请问各位读者中有谁天天跟立体几何、微积分、线型代数打交道的?请举一下手!
根据我们的实际经验,大部分的人在工作中用到的数学就是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哦,不对,“除法”都很少用啊,除了买单AA制的时候,其余时间买个菜找个钱基本上加减乘就够用了。
那按照许委员的标准,10%的人在大学后用不上除四则运算以外的数学,是不是我们让孩子学个四则运算就完事了?
其实连四则运算也不用学的,因为现在计算器可比“翻译机”准确多了,如果有了翻译机学英语就不重要了,同样道理,那有了计算器,数学也不应该成为“主科”!
再说物理。
贯穿初高中整整五年的牛顿三大定律,现在有几个人还能不假思索说出都是啥?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时不时求个重力加速度、压强浮力,有机会运用电磁感应和几何光学的人,超过10%了吗?没超过说明什么?不用学不该考啊!
还有化学。
就算当年元素周期表倒背如流,又有什么用?能在工作中用上化学知识的人,除了化工厂、药厂、化学老师等等还有多少人?就算把美妆博主都勉强算上,这比例恐怕也比10%还低吧。是不是也不用学了?
许委员说:“音乐、体育和美术‘三小科’等素质教育课程占比偏低是各级学校面对的实际问题。不再将英语课设置为必修主课,将解决素质教育缺乏课时的问题。”
日常能用上音乐和美术的人,也应该不足人群中的10%吧!
就算把喜欢在KTV中跟我们抢话筒的麦霸们都算上,日常需要靠音乐吃饭的人应该也不到10%吧!
靠美术立身的人就更少了吧。想想连饭都差点吃不上的梵高,和凤毛麟角的能靠画画最后身家百万的人……养不了家,又没啥用,学它有啥必要?
整理一下,发现:“哎呀,9年义务教育只要学“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两三千个基本汉字就够了!”
那不得剩下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玩耍了吗?
这才是终极减负,提案人真是太机智了——以一个英语为支点,撬动了整个中小学教育的减负!
如此,整个中小学就变成巨型托儿所,再无内卷。同时也实现了另一个代表提出的“取消所有校外培训机构”的提案,一箭双雕!
图片
但是
有网站统计,60.7%的互联网内容都是英文,而且内容增长最快的语言也是英语。
图片
在科研领域,英语同样也是霸主。在1900-2015年间发表的三千万多篇SCI文章中,英文占比92.5%。
图片
虽然中文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但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各国的科学家有了什么石破天惊的发现,首先想到的是用英文来发表论文。不会英文,在学术界寸步难行。
就连任正非都说“不会英语,工人都当不了”
图片图片
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已经逐渐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包括指纹和人脸识别、智能搜索与控制、自然语言处理和遗传算法等,而这些领域主要依靠编程算法来实现,采用的是全英文的操作。图片
我曾经看到一位朋友在朋友圈里说过一句话:
“英语不是神技,也不能增强一个人的任何基本能力,但是大大增加了一个人的机动性(Mobility),可以让TA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直到TA自己满意为止。”
所谓更好的人生,指的不就是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吗?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学习英语意味着机会,意味着上升空间,意味着公平,意味着不易被蛊惑。
1。在这个社会上,如果你英语好,甚至只是日常会话过得去,毫不夸张地说:你一定饿不死,也不会找不到工作。就连打扫卫生,做保姆也是,有英语在手,工资都能够比同行高一截;
2。对于上升空间和公平性而言,那些从乡镇努力学习,最后进入大学的人一定感触很深。如果不会英语,那么进入大学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和城市的同龄人有着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的,不可逾越的鸿沟。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就业求职,英语差的后果就是落后,被淘汰。本来教育就不平等了,你还不强制学习英语。那些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怎么翻身,怎么改变命运?
3。意味着不易被蛊惑。现在的知识信息鱼龙混杂,大量的一手信息并不是中文。不会英语意味着很多信息你只能去从二道贩子那里听过滤选择过的内容。虽然英语世界中的内容也是乌烟瘴气,但不可否认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就是有英语为载体的
至于为什么专业课、就业求职、考研都要英语?
英语还是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是很多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所以有能力,有条件的情况下,请一定要认真学习英语。 |
|